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电子邮件相关法律问题探析/赵丽梅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14:17:36  浏览:817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电子邮件相关法律问题探析

赵丽梅


内容简介:电子邮件以其快速、便利、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电子邮件所引发的种种法律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如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电子邮件作为诉讼证据的地位和效力、电子邮箱提供者与用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都需要得到法律及时确认与调整。
关键词:电子邮件 垃圾邮件 证据 电子邮箱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Legal Problems about E-mail
Limei Zhao

Abstract E-mail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ortion of our life for its rapid, convenient, and economic predominance, but series of legal problems also appeared, which are in need of affirming and adjustment of law, such as utilizing E-mail to undertake illegal or criminal activity, the status and authentic of E-mail as litigation evidence, and the right as well as obligation between the provider of Electronic mail box and the user.
Key Words E-mail Spam Evidence Electronic mail box


一、电子邮件及其发展
电子邮件(E-mail)就是通过Internet或者Intranet网络从某一终端机输入并通过邮件服务器传送到另一终端的信件、便条、文件、图片或声音等信息。①通过模拟邮政系统的“投递——存储——转发”运作,可以将电子邮件从用户的电子邮箱经由两级服务器发送到目的地主机的电子邮件信箱,实现通讯目的。电子邮件从本质上来说仍是一种信函,但与传统邮件相比,电子邮件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既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节省了社会资源,又节约了时间、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邮件在全球范围内几乎可以忽略空间距离,达到收发的同步性,而与同样提供实时通讯的电话和传真相比,电子邮件所需的费用极低。正因为如此,比起Internet的其他功能,电子邮件从一开始就更容易被接受和使用,以其方便、快捷、经济等特点受到了网民的极大青睐。
作为网络中最早发展起来的部分,电子邮件的功能也最为强大,已成为目前网络上用户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应用,甚至是人们上网的第一需求。②据美国媒体的调查表明,全球每天在网络上传送的电子邮件已达到14亿封,平均每分钟有97万封电子邮件被发送,全球平均每天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发送或接收一封电子邮件。①2002年1月CNNIC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则显示,电子邮箱以92.2%的比率高居我国“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之首位,用户平均每人拥有2.2个E-mail帐号,平均每周收到的电子邮件数为8.6,发出的电子邮件数为6.8。
电子邮件的收发离不开电子信箱的存在,该信箱代表了用户在网络空间的邮件地址,现实中的通讯地址可能会随着户主搬迁而变动,但电子邮件地址却是唯一的、固定的。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要申请不同的信箱用于不同用途,既可以申请各大网站提供的免费信箱,也可以向网络服务商交纳一定的费用获取一个功能更为齐全的收费信箱使用。
电子邮件最初是美国科研人员为了军事国防目的而推出的,随着Internet的普及,电子邮件已经从简单的个人通讯应用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例如现代企业内部指令的传递、企业之间订单来往大部分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形式进行的。然而,电子邮件并非尽善尽美,它也存在着若干与生俱来的缺陷,一般认为,其的主要缺陷在于其安全性能较差,用户的通信秘密权、商业秘密权和隐私权等易受侵害。②在为人们带来生活和商业便利的同时,电子邮件所引发的种种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利用电子邮件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发生,电子邮件作为诉讼证据的地位和效力亟需法律认定,电子邮箱提供者与用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需要得到法律及时确认与调整。
二、电子邮件引发的法律问题
(一)合同法问题
作为一种新型、快速、经济的信息交换方式,电子邮件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已经被企业广泛用作订立合同的主要途径与方式。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确立的功能等价标准赋予电子邮件与书面形式文件同等的效力,我国《合同法》第十条明确将电子邮件作为合同书面形式的一种,任何人不得以未订立纸面合同为由否认电子邮件合同的效力。通过电子邮件订立合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收发电子邮件时间和特定系统的认定
一封完整的电子邮件,通常包括以下三方面肉眼可见或不可见的信息内容,对于确定合同的成立与生效非常重要:③
(1)邮件的传送信息,通常包括:发送和接收邮件的双方服务器地址;邮件发出和收到的时间(以发件人和收件人计算机上的时间为准);如果通过第三方转发,应当还有第三方服务器的地址和收到时间。
(2)邮件的表头信息,包括:收件人邮箱地址;发件人的邮箱地址;邮件的标题。
(3)邮件内容,包括:邮件正文;附件。
根据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和我国《合同法》的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数据电文的到达时间。首先,该“特定系统”是指服务器系统还是邮箱系统,学界有不同认识。有学者主张为了平衡电子邮件发件人和收件人之间的风险,法律应当根据技术特征来设定,特定系统应当指收件人邮箱系统所在的服务器系统,但收件人必须准确设定收件人的邮箱地址。①
具体来讲,利用电子邮件发出要约和承诺的,邮件表头信息中发件人自行输入的电子邮箱地址或系统默认的指定回邮地址所在的邮件服务器即为“特定系统”。②如果要约是在商家的网站上向不特定的客户展示的,则该网站上给定的商务邮箱地址是特定系统。电子邮件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即为要约或承诺的到达时间。③如果发件人在邮件正文中或以其他方式另外给出特定回邮地址且该地址与相关软件所设定的地址不一致时,则应该以邮件正文为准;④收发邮件的软件设定的或信中给定的回邮地址并非终极地址,而是第三方设置了转信功能的邮箱,应以第三方的邮箱服务器为特定系统、邮件进入第三方邮件服务器的时间为到达时间。⑤若收发邮件的软件中并无设定回邮地址,邮件正文中也未给定,则通过邮箱地址和随机ID能够读取地址的,该地址应视为指定的特定系统,收件人能够证明该邮箱地址非为本人的除外。
对于邮件的到达时间,虽然邮件特定位置的会储存邮件的收发时间,但该时间往往并不准确,因计算机系统的时间设置可以由用户自己调整。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不以接收人计算机内储存的电子邮件时间为准,而以邮件服务器所显示的时间为准,即使服务器的时间由于技术原因可能也有误差,因为邮件服务供应商通常是独立的第三方,由其出具证明更为公平和真实。
2、收发邮件主体的认定
通过电子邮件订立合同是企业行为,但邮件的收发则是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所为。与传统商务活动中法人行为须有单位盖章不同,电子邮件中很难区分自然人(单位雇员)行为与法人行为。这就要从邮件正文的署名、邮件内容、邮箱是私人专用还是单位商务专用等方面进行判断,邮件正文中署名单位的,应认定为单位是发件人;邮件虽署名为具体的业务员名字或单位与业务员合署,但从邮件正文中的内容来看涉及单位商务业务的,也应认定为单位是发件人。⑥ 自动回邮(Reply)方式下,虽然邮件可能没有任何署名,但回邮行为显然是针对原邮件的回复,则回复人以原邮件注明的为准。一般对于单位内部网络上的个人工作邮箱所发出的商务邮件,应视为法人行为,由单位来承担因内部管理不善产生的商业风险。这就加重了单位的责任,促使其规范内部管理,以维护电子商务的交易安全。
(二)电子邮件侵权
1、侵犯公民隐私权
电子邮件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相对较低,比普通信函更容易失密,在网上通过E -mail收发电子信函时个人交往的隐秘极易遭到破坏,因为电子邮件传递的信息一般都没有经过加密处理,属于明码传输,电子邮件从发送到收取要经过几个服务器,在其中任何一个中转点,未加密的邮件信息都很容易被偷看。在神通广大的偷窥黑客面前,电子邮件甚至如同一张明信片,在传送过程中随时都有在发送者不知道的情况下被阅读甚至被篡改的可能。①一些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ISP还可以轻而易举的浏览进入其服务器的邮件包,把客户的邮件非法转移或关闭,造成用户邮件丢失和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的泄露,这与私自开拆他人的信件、侵犯他人通信秘密实际上没有区别。②依美国《电子通讯隐私权保护法案》(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Privacy Act,简称ECPA)的规定,ISP为了商业上的正常使用目的且为了保护其财产或相关权利,可以监看或中途拦截网络中的电子邮件信息,但此处目的正当性的界定标准非常模糊,对保护用户使用电子邮件过程中的隐私权以及其他合法权益极为不利。依照我国《全国人大常委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随着企业内部电子化、网络化程度以及电子邮件使用频率的日益增加,为了防止员工利用电子邮件泄漏公司的商业秘密、散播不利于公司的谣言等,雇主利用技术措施监看雇员的电子邮件更是很普遍的现象,包括拦截传输中的电子邮件、中断电子邮件的传输、查看已收发的电子邮件存档、甚至设法恢复已?h除的电子邮件等,引起了员工对于企业侵犯其个人隐私权的强烈抗议。③但就雇主的角度而言,会认为员工使用公司的设备就应执行工作任务,否则就是浪费资源,为企业的经济利益考虑雇主应有权对员工执行职务的品质加以监控。
究竟企业安全和员工隐私何者为重,我国尚未有法律加以明确规定。从ECPA的规定以及相关案例来看,如果企业事先告知员工监看电子邮件的相关政策如电子邮件的使用目的、企业的监看权限、禁止利用电子邮件传输的信息内容等,且为员工所同意,企业可在不超出事先同意的范围内对于商业往来的电子邮件甚至?T工的个人通讯加以监看。但仅仅依赖于双方的合同约定显然无法在纠纷产生后提供足够的法律救济,因此,通过参考各国的立法例赋予一定条件下企业监看员工电子邮件之权利,并对侵犯公民隐私权与维护企业正当利益之间的界限加以严格明确,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利用电子邮件侵犯其他人格权
电子邮件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发送的灵活性与隐蔽性,发信人可以随时在网络服务商处以任何身份注册一个账号,向任何一个有电子邮件地址的收件人发送信息,这种灵活性若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便立刻成为了致命的缺陷——可以假冒他人名义散发电子邮件,侵害被假冒者的合法权益;①也可以利用电子邮件散布消息造谣、诽谤他人,损害他人的名誉权,或进行商业性不正当竞争以降低竞争对手的商誉。较之传统的匿名信,匿名电子邮件因具有传播迅速、扩散广泛、影响深入的特点而对被侵权人具有更大的杀伤力。由于绝大多数提供免费邮箱服务的服务器并没有核查注册人注册信息的义务,即使注册人提供的信息完全是虚假的,服务器也无从了解,因此追索发信人时只能找到一堆毫无用处的虚假信息。②而依据《全国人大常委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等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二)垃圾邮件问题
经常使用电子邮件的互联网用户可能没有人未遭遇过大量网络邮件的骚扰,这些不受欢迎、未经收件人许可而发送的邮件被称为“垃圾邮件(Spam)”,其中尤以商业广告内容居多,目前已成为互联网上的公害之一。据统计,目前全球电脑网络每天收发的电子邮件中有十分之一是垃圾邮件,约91%的电子邮件用户每周至少收到一次垃圾邮件。③欧洲委员会于2月2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还显示,在全世界网络上散发的未经用户许可的大量电子邮件每年消耗网络费用高达93亿美元,全世界每天约有5亿封有针对性的广告邮件发送到用户的电子信箱中。④这些垃圾邮件不但占用了用户的邮箱空间、阻碍了合法邮件的进入,也造成整个网络系统资源的紧张,对网络的发展和电子邮路的畅通带来负面影响;大量垃圾邮件的狂轰滥炸甚至使用户的电子邮箱崩溃无法使用,信箱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也随之丢失。对于按时计费上网的用户尤其是收费邮箱用户而言,花费大量时间接收、阅览、删除垃圾邮件就意味着经济利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垃圾邮件滥用个人网上地址资料,非法侵入用户的个人空间,极大的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电子邮箱提供商和用户一样,也深受垃圾邮件泛滥之苦,不仅导致其接收以及对付垃圾邮件造成的交通堵塞产生的系统费用居高不下,也使网络服务商的商誉受到损害。
仅仅依靠技术过滤等措施无法根除垃圾邮件之害,深受垃圾邮件之苦的各国纷纷寻求对垃圾邮件的法律规范,以在发件人言论自由的宪法权利、收件人的隐私权益以及网络服务商的合法权益间取得平衡。⑤业内人士认为,除在技术上给予足够重视与投入外,在法律上将发送垃圾邮件的行为明确定义为侵权实有必要。⑥
1997年7月,美国内华达州第一个对电子邮件进行了立法,对滥发电子邮件进行监管;1997年春,康涅迪格州通过了消费者隐私权法案,其中对采用电子邮件形式散发的广告进行了限制;1997年美国通过《电子邮箱保护法案》(Electronic Mailbox Protection Act of l997),禁止从从未注明或虚拟的因特网域名或地址发送垃圾邮件;禁止利用计算机程序或别的技术机制隐蔽垃圾邮件的来源;禁止不顾收件人停止发送邮件的要求,仍然向其传输垃圾邮件;禁止向有意发送垃圾邮件者发送一些电子邮件地址;明知违反计算机互联服务关于垃圾邮件的规则,仍然通过计算机互联服务器指令收集该互联服务的订阅人的电子邮件地址或将垃圾邮件发送至该互联服务的一个或多个订阅人;禁止为了规避法案中关于大批量垃圾邮件的规定,将大批量垃圾邮件分成较小的邮件发送等行为。①1998年制定了《电子邮件使用者保护法案》,与1997年的规定基本相似。2000年7月18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反垃圾邮件法案》,要求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邮件必须注明有效的回邮地址,以便于用户决定是否从邮件目录中接收该邮件。 该法案不仅使用户可以更加容易地将那些未经授权而闯进来的垃圾邮件拒之于门外,同时也赋予了网络服务商们对抗垃圾邮件新的法律武器。②在此之前,美国纽约市南区联邦地区法院以及加州洛杉矶县高等法院对素有“垃圾电子邮件大王"之称的华莱士(Sanford Wallace)及其公司的惩罚性判决充分表明了法院严厉禁止被告未经用户同意或通过伪造回邮地址假冒原告名义发放垃圾邮件的立场。
在欧盟国家,《电子商务指令》、《远程合同指令》及其他有关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指令构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规定任何商业广告邮件必须符合透明原则,让收件人有选择的自由,并不应导致接收者额外通讯费用的支出。③英国1998年通过的《资料保护法》中广告邮件发送人必须提供收信人拒绝再收到广告电子邮件的功能。其他诸如利用假地址掩盖广告邮件的来源、向已声明不想再收到此类邮件的用户发送垃圾邮件、在电子邮件的主题项提供误导讯息等非法行为也为一些国家的法律所禁止。
2000年5月15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对利用电子邮件发送商业信息的行为进行规范的通告》是国内第一部对垃圾邮件进行规范的法律。《通告》指出,利用电子邮件发送商业信息应本着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不得侵害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并应遵守以下规范:
(1)未经收件人同意不得擅自发送;
(2)不得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虚假宣传;
(3)不得利用电子邮件诋毁他人商业信誉;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通部国境铁路协定

中国政府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通部国境铁路协定


(签订日期1992年8月10日 生效日期1992年9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为一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通部为另一方,由双方全权代表缔结国境铁路协定如下:

             第一章 国境站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铁路间国境站规定如下:

--------------------------------
|中华人民共和  |距临时接  |哈萨克斯坦  |距临时接  |
|国铁路方面   |轨点公里  |共和国铁路  |轨点公里  |
|        |数     |方面     |数     |
|--------|------|-------|------|
|阿拉山口    |4.02  |德鲁日巴   |8.13  |
--------------------------------

  双方商定,待两国最终确定边界走向后,再据此确定两国铁路正式接轨点。
  国境站和其区间的技术装置应保证每方铁路的列车无阻地通至他方国境站。
  换装作业在接方国境站进行。经双方协议,此项换装作业可在交方国境站进行。
  如换装作业在交方国境站进行并使用他方车辆时,计算此项车辆使用费予以优待一日。

            第二章 列车运行条件

  第二条
  1.国境站间的客、货运,按双方商定的办法所编成的列车办理。为了办理上述列车的接车和发车,在国境站上应指定专用的线路。遇10级及其以上大风时,挂有空棚车及苫盖篷布的敞车类货车的列车禁止在国境站间区间内通行。禁止挂有这类车辆的列车通行时,阿拉山口和德鲁日巴车站值班员应以电话记录方式互相通知。
  2.国境站间往返的列车,在1435毫米轨距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的机车和列车乘务组服务,在1520毫米轨距上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铁路的机车和列车乘务组服务。
  3.对在国境站间服务列车的清算,按完成的车轴公里办理。
  每方对自方列车根据车辆交接单(国际联运车辆使用规则附件第3号)办理车轴公里的统计。
  自临时接轨点至他方国境站的区间内所完成的每一车轴公里列车服务费,按0.039瑞士法郎计算。
  对作为隔离车和为了保证闸瓦压力而挂入列车中的空车,公务车和补送货物的车辆,以及拒绝接收的车辆,不计算服务费。
  4.列车在国境区间内运转,按照国境铁路会议上双方互相商定的运行图和时刻表以及国境站区间列车运行细则办理。
  5.行车时刻表应包括:
  (1)列车车次;
  (2)在国境站间区间内所使用的机车类型;
  (3)列车重量(总重量);
  (4)不包括机车的列车长度(轴数);
  (5)单机运转的机车和列车的最高容许运转速度;
  (6)国境站间的列车区间运转时分;
  (7)必需有效闸数。
  6.行车时刻表内应规定客、货列车在每方国境哨所处停车。
  7.货物列车时刻表的编制应使机车和列车乘务组在他方办完必要的技术作业后能服务回程列车。
  8.在国境站间列车运转的联络办法,由两站间的行车细则规定。
  9.运行图内规定的列车如停运或增加列车时,国境站均须至少在按时刻表发车四小时以前互相商定。
  10.除救援列车和除雪车外,紧急列车和公务列车,每次根据双方国境铁路局商定加派。

           第三章 电报和电话通信

  第三条
  1.为公务使用,在国境站间设有电报和电话通信。
  在国境站间的电报线路,都应具有单独机器,不与国内线路相接。
  为了解决在办理国际铁路联运方面所发生的业务问题,应采取将话路临时接通的办法建立两国境铁路局和双方铁路中央机关间的电话联系。
  为了这一目的,国境站间的电话线路应能和各自国境站的电话总机接通,以便和国内铁路电话线路接线。
  2.电报和电话机的安装和接线及维护修理,在自方区段内以自方铁路的命令和人工器材办理,涉及彼方时按双方协商内容办理。
  双方国境站间的铁路通信电线路的分界,按临时接轨点划分。
  3.为保证电报电话线的正确技术养护,并当线路发生损坏时及时判明故障区段,在临时接轨点两侧设置有检查装置的试验电杆或分线箱。
  设置和安装检查设备的费用,在自方区段内自己负担。
  4.双方国境通信站应设电务联络电话一台,便于联络试验。
  5.国境站间的电报或电话线如有损毁时,发现该项损毁方面应立即通知他方,然后,双方立即着手检查和修复线路,直至临时接轨点电报电话试验电杆或分线箱为止。
  6.为保证国境站间电报、电话线路畅通,双方国境站电务试验人员应定期对电报、电话线路的技术参数进行测试,该项工作具体办法在双方国境铁路会议议定书中规定。

        第四章 国境站和其区间内所采用的时间

  第四条 在国境站上和站间区间内,办理一切与列车运行以及车辆、行李、包裹和货物的交接有关的各项业务,都采用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在中国境内采用北京时间。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采用莫斯科时间。

   第五章 国境站上线路、站场设备和公务房舍的使用条件和办法

  第五条 在国境站现有的机车给水设备、转盘、三角线和轨道衡,他方有权免费使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国境站1520毫米轨距或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铁路车站1435毫米轨距的轨道衡损坏时,检查货物重量在交付铁路车站进行,但必须有接收铁路的交接人员参加。
  在个别情况下,如接收路国境站轨道衡损坏时,可利用该站接收路轨距的轨道衡检查货物的重量,但须有交付路的人员参加。
  国境站称量邻路交来重车所使用的轨道衡,应以交付路的检衡车检查,于每年四月和十月对国境站的轨道衡共同检查两次。
  关于衡器检查的结果,按附件第二号格式编造记录两份,每方各执一份。
  为检查轨道衡派送的检衡车,其所属铁路对使用的前二昼夜不予计费,但对以后的每使用检衡车一昼夜,不论轴数多少,均按11.24瑞士法郎计算。
  双方国境站的闭塞设备,应使用统一型号的继电半自动闭塞设备,闭塞设备(包括配件)相互免费提供;设备的安装和日常维修由各自进行。需要更换设备时,一方应于工作开始六个月前通知对方。

      第六章 铁路人员通过国境和在他方境内驻留办法

  第六条 为了为旅客服务,保证列车、行李、包裹、货物、集装箱和车辆的接收和交付作业,双方铁路有权在他方国境站留驻必要数目的商务和其他铁路人员,并派遣为监督自方人员的工作或为完成有关养护和修理在他方境内的铁路财产工作的人员。上述人员在国境站间用列车和汽车运送。

  第七条
  1.本协定附件第一号内所列载的铁路人员,按名单(附件第一号甲)和工作证(应贴有持证人的像片)通过国境。名单由国境站长编制并签字。
  2.名单对下列人员分别编制:
  机车和列车乘务组;
  为旅客列车服务的人员;
  为机械冷藏车服务的人员;
  商务和技术的主任和一般工作人员;
  本协定附件第一号中列载的其他人员。
  3.按名单通过国境到他方国境站的铁路人员,仅有权在该站界内或国境站区间的铁路用地界内驻留。
  4.救援列车和除雪车的人员,仅准在他国境内为完成救援、修理和除雪工作所需要的期间内驻留。
  5.铁路人员到达他国境内时,应将本人工作证和名单提交当地政权机关查验。
  上述人员,必须按照名单全部返回本国。
  6.为列车服务的铁路人员,除为保证列车或单机运行安全外,在国境站间区间内,不应离开车辆和机车。
  7.一方国境铁路局,按照他方国境铁路局的要求,应立即将自方铁路人员从他方国境站召回。
  8.铁路人员在驻留他国境内时,可穿着自方规定的制服和佩带识别证章。
  9.在本协定上签字的双方,对自方人员在他方境内驻留期间的行为负责。
  10.一方人员在另一方铁路驻留期间,应服从驻在国的法律和规章。

  第八条 双方各于自方国境站上,对办理车辆和货物交接作业的他方铁路人员,免费供给房舍和公务电话。房舍应由所属方面保持清洁、保暖和照明。

  第九条 驻留在他方铁路的铁路人员执行职务,他方应予必要的协助。

  第十条 每方有权在他方国境站上检查自方人员的工作。

  第十一条 在他方境内的铁路人员,因发生突然疾病或受伤时,他方应予以免费医疗。

            第七章 列车服务办法

  第十二条 服务于列车的机车和列车乘务组,应执行列车行驶所在铁路的现行技术管理规程和信号规则,以及该路的铁路行政命令。为此目的,双方互换有关规程和细则,并及时互相通知有关对此规程和细则的修正和补充事项。
  向他方列车乘务组交付的书面命令,应使用中文和俄文。
  列车乘务人员,于列车运行时,服从自方车长。

  第十三条 列车的外部守卫,由该列车行驶铁路方面负责。对列车内货物的完好和车辆的技术状态,在该项车辆办理交付以前,由服务列车的列车乘务组负责,如无列车乘务组(运转车长),则由交付方负责。

  第十四条 机车在他方铁路时,对机车的技术状态,由随乘该机车的机车乘务组负责。

  第十五条 本协定附件第一号内所列的铁路人员,允许在国境站间区间乘坐单机。
  机车司机室内包括机车乘务组不得超过四人。

  第十六条 在国境站间区间内,机车应在列车头部行驶。列车或单机行近临时接轨点时,应在显示停车信号处所停车。
  列车停车后,根据车长的信号发车,而单机或无运转车长的列车则等待国境检查完毕后,由检查组长通知司机,按机车鸣笛发车。无人检查时可不停车。

  第十七条
  1.国境站和站间区间内的车站信号、线路信号,按该站该区间所属国的规则确定。列车信号按服务列车方面的规则办理。
  2.在国境上列车停车地点,按自方规章设置停车信号。
  夜间和难于辨认时,该项信号应予照明。
  设置该项信号的地点,由双方国境铁路局代表组成的委员会确定。

  第十八条
  1.担当列车运转的铁路,应根据运行图派遣机车和列车乘务组。为加开列车而需派出机车和列车乘务组时,应在通知开行该列车的同时用电话记录方式提出请求。在该项请求书内应指明必须派出机车的时间、车辆数目、列车车次和出发时分。
  2.服务列车的机车连同列车乘务组,应按机车折返交路牵引列车或单机折返。

             第八章 调车工作

  第十九条 国境站在1435和1520毫米轨距线路上的调车工作,每方各以自己的机车、机车乘务组和调车组进行。
  为完成该项工作,每方国境站应备有自己的1435和1520毫米轨距的调车机车。
  在机车所属路国境站同意下,在运行图中所规定的机车停留时间以内,可使用他方牵引列车的机车,完成国境站的调车工作。
  必要时,根据请求,双方提供自方轨距的调车机车连同机车乘务组以及足够的备用燃料和材料。
  不能派出调车机车时,被请求机车方面应通知他方,但不得迟于接到请求后一小时。

  第二十条 为调车工作而使用他方的调车或牵引列车的机车,规定每十五分钟付费3.76瑞士法郎,不足十五分钟以十五分钟计算。

  第二十一条 在上述情况下,办理调车工作的调车组,由进行调车工作的车站指派。

  第二十二条 在国境站用他方机车进行调车工作时,按规定格式填写调车工作收据(附件第三号),由使用机车的车站值班员提出四份,每方各得两份。
  牵引列车的机车的调车工作时间,自实际开始工作时起,至返回该站停留地点或返回列车时止计算。
  被请求的调车机车的工作时间,自机车由所属方面的国境站出发时起至返回原站时止计算。

             第九章 运转中断

  第二十三条 国境站应将在该站上和其区间内的列车运转中断和困难,通知他方国境站。

  第二十四条 国境铁路局应用书面或电报,互相通知列车运转中断原因、限制或禁止接收货物的事项。
  通知书内应写明自何时起,全部或部分停止列车运转或接收货物,以及预计恢复正常工作的概略日期。

  第二十五条 部分或全部取消货物的停运或限运时,国境铁路局用电报或书面互相通知,确切指明取消停运或限运的日期。通知书的副本,抄送给双方国境站,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第十章 机车车辆和铁路设备的整备和修理

  第二十六条 机车和客车以及机械冷藏列车的技术车辆应由所属方面供应相当数量的燃料和其他必需的材料。
  在特殊情况下,到达他方国境站的机车和车辆所必须用的燃料和油脂,可按该站规定的办法根据相当人员的书面请求按照成本价格供应。

  第二十七条
  1.在国境站接收他方的不良车辆,仅于车辆状态危害行车安全时予以修理。
  此时,将车辆状态修理至保证能够自轮运转返回所属方面国境站。
  在破损严重难以修理的情况下,车辆返还办法,由双方国境站互相商定。
  2.修理车辆的费用,由破损责任方面担负。
  车辆修理价值,根据国际联运车辆使用规则附件第十六号计算。

  第二十八条 国境中间地带的线路和通信设备的养护由双方共同进行。这些设备的维修由双方国境铁路局协商。

       第十一章 事故处理办法,救援列车和除雪车

  第二十九条 列车如在国境站间区间内有长时间的停车时,运转车长或司机用无线电话或书面方式将列车停车原因和必要的援助,通知列车停车铁路的国境站。
  运转车长或司机签字的通知书,由列车乘务组中的一员递送。
  接到该项通知的国境站,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列车自区间接出,如无相当轨距机车时,必需向他方国境站要求援助。
  无论是否给予援助,接到通知的车站,应将此情况通知他方国境站。

  第三十条 列车在国境站间区间内或在该站上发生重大事故或大事故时,运转车长或司机按第二十九条规定办法,将此情况通知国境站。接到该项通知的国境站,立即将发生的事故通知他国国境站。

  第三十一条 在国境站上或在其区间内发生重大事故和大事故时,双方车站应以救援列车互相援助。
  救援列车的派出,应向国境站站长请求。
  该项请求中指明是否需要予受伤人员以医务救护。
  国境站间区间内长时间停车、发生重大事故和大事故时,双方应立即将出现的情况通知己方边防检查站。

  第三十二条 救援列车所属铁路的代表自国境站随乘救援列车到事故地点,该代表为救援列车运转安全的负责人。
  在事故地点,救援列车主任按现场工作领导人员指示进行工作。
  在事故地点的他国铁路人员经双方铁路代表商定得以参加救援工作。

  第三十三条 派出救援列车的费用,由重大事故或大事故责任方面负担。
  此项费用根据列车日志的记载自救援列车由经常停车地点发出至返回临时接轨点时止计算。
  使用救援列车每起码三十分钟,核收22.47瑞士法郎,不足三十分钟按三十分钟计算。此外,还要按救援列车人员工作开支和消耗材料价值,核收实际费用。

  第三十四条
  1.在国境站间区间内和在该站上服务线路的除雪车:在1435毫米轨距--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担任;在1520毫米轨距--由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铁路担任。
  2.关于需要除雪车的事项,国境铁路局互相用电报通知,电报副本抄送双方国境站长。
  3.对除雪车在他方境内工作,除雪车所属方向使用方对除雪车工作每三十分钟核收11.24瑞士法郎,不足三十分钟时按三十分钟计算。
  除雪车到达临时接轨点时间即为工作开始。除雪车返抵临时接轨点时为终止。
  4.除雪车往返经过临时接轨点时间,都记载于除雪车日志内,除雪车日志的记载由双方铁路人员签证。

             第十二章 客运

  第三十五条 旅客、行李和包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向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及相反方向的运送,在国际联运直通列车中旅客不换乘,行李和包裹不换装,按国际客协所规定的票据办理。

  第三十六条 在国际铁路联运直通列车内按国际旅客联运协定运送票据运送的行李和包裹,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向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铁路以及相反方向的交接都在德鲁日巴站进行,并根据国际旅客联运协定办事细则第十七条所规定的办法办理。

  第三十七条 一方客车行驶抵他方国境站时,不办理技术关系的交接。
  对不换乘运行车辆的责任,按国际联运车辆使用规则(车规)办理。

  第三十八条 旅客列车通过国境站间区间时,车辆的门、窗应关闭。此时禁止旅客在风挡和通过台处停留。

            第十三章 货物的交接

  第三十九条 由一方铁路向他方铁路的货物交接,在国境站按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协定(国际货协)办事细则所规定的办法办理。
  国境站对重和空的集装箱的交接,按照国际货协办事细则和国际联运车辆使用规则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条 中、哈间用敞车类货车换轮过轨运送散堆装货物,在接收方国境站过磅,由交付方在运单货物名称下部加盖过磅重量戳记,在货物交接单重量栏内填写过磅后的实际重量(货车总重减去货车标记自重所得的货物重量)作为接收路国境站的交接重量。

  第四十一条 在交付路国境站办理按照国际铁路联运票据运送货物的交付及接收,依照下列办法进行:
  1.交接作业自货物往接收路车辆换装时开始,并在双方人员会同下进行货物的实物检查;
  2.货物往接收路棚车及苫盖篷布的无盖车换装并实物检查之后,由接方施加封印并将车辆交由交方保管。
  3.车辆及货物的最后交接,在接收路轨距的发车线上办理。

            第十四章 车辆的交接

  第四十二条 车辆的交接,根据国际联运车辆使用规则(车规)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三条 接方技术人员在规定的技术检查期限内,根据车辆的技术要求(国际联运车辆使用规则附件第五号),将检查时所发现的不良状态,登入不良车辆登记簿内(附件第四号)。
  1.在登记簿每一页下登记一个车辆的不良处和不完整状态并复写两份,第一份保留在接收车辆的车站登记卡片夹内,而第二份留存在不良车辆登记簿内。交回车辆时,第一份自登记卡片夹中取出并附在车辆交接单上。
  在交回车辆时所发现的车辆的不完整和不良状态,除最初交接时所记载者外,接方人员记入不良车交接记录(附件第五号),对每一车辆编造四份,每方各得二份,由双方人员签字。
  2.在本协定附件第四号格式的登记簿内和附件第五号格式的记录内记入的车辆不完整和不良状态的记载,由双方人员签证。
  消除车辆不良和不完整状态的价值,按国际联运中客、货车修理单价表确定(国际联运车辆使用规则附件第十六号)。当国际联运车辆使用规则附件第十六号单价表中未经规定,而由车辆所属方确定的车辆零件修理成本费,不必由国境站记入“车辆不完整与破损状态记录”内,由车辆的所属路按每种不良情况分别确定。在提出帐单的同时,通知给过失方。

  第四十四条 如接方人员在上述规定期限内,对提交其检查的车辆未及全部检查或未到场检查时,所有未经检查的车辆在技术方面即算作已经接收。交方人员如不到场并不停止接收车辆。

  第四十五条
  1.各国铁路的中央机关,应在每月开始的五天前互相通报(用电报)下个月内经由国境站运出的一切货物的一昼夜平均吨数和车数,并注明其中大宗货物(矿石、煤、粮食、水泥、化肥和易腐货物)以及通过铁路运往第三国的过境货物数量。
  2.双方国境铁路局根据出入口和过境货物月间计划,在每月二十五日以前商定下月的一方对他方交接一切货物的平均昼夜标准(吨数和车数)。
  3.国境站长每日以电话或电报将准备交给他方的列车和货物,以及在国际联运直通列车自相邻国境站发车两小时以前,将其中空闲席位互相通知,预报办法由国境铁路联合委员会详细规定。

  第四十六条 对列车中车辆的守卫,至接收路人员最后接收之前,由交付路人员负责,对不良车辆的守卫,自列车接收时起,即转由接收路负责,直至车辆交回和交付路人员接收时为止。

       第十五章 车辆改装另一轨距的轮对或转向架

  第四十七条 经双方铁路中央机关商定,车辆可更换另一种轨距的轮对或转向架运行。
  国际直通旅客列车的车辆和临时商定加挂的行李车或客车,以及货车更换另一种轨距的转向架,在德鲁日巴站进行。
  车辆更换另一种轨距的转向架或轮对的技术条件,均按国际联运车辆使用规则的规定办理。

          第十六章 双方对损失的责任

  第四十八条 凡在国境站间区间内和在该站所发生的损失和不幸事件的责任,按发生事件所在国的法令和规章判定,但第四十九条所规定的损失责任除外。
  在执行职务时,发生不幸事件的另一国铁路工作人员的抚恤金、补助金等的支付,应按照受害人所属铁路国家的法律办理。

  第四十九条 对于运送的行李、包裹和货物的全部或部分灭失,重量短少,损坏或运到逾期的损失的赔偿,按国际客协及国际货协确定。

  第五十条 凡在国境站或其区间,由于重大事故或其他原因所发生的货物、行李、包裹、机车车辆、铁路线路的损坏以及其他一切损失,由发生损害的过失方面负责。
  如因双方过失所发生损害,或所受损害不能断定系属何方过失时,此项责任应由双方铁路平均负担。

  第五十一条
  1.因机车车辆状态或车站上和国境区间内的铁路设备状态不良所发生的损失,由对此项设备和机车车辆应保持良好状态的方面负责。
  2.因车辆不良所发生的损失,由在技术关系最后接收此项车辆的方面负责。
  3.关于每次发生可能由他方担负损失责任的事故,应立即通知他方,调查事件的性质、原因、确定损失程度和责任方,由双方国境铁路局的全权代表办理。
  4.如损失的确定涉及在邮政车或货车中运送的邮件时,此种调查应请邮政当局代表参加。

  第五十二条 凡因未遵守现行规章或信号规则的结果,致使在国境站上或该站与国境间的区间内,发生人员死伤、运输器材或铁路建筑物的毁灭或损坏时,此项责任由未遵守应当遵守规章的员工所属方面负担。
  对于自然灾害所发生的损失,双方都不负责。自然灾害的事实由发生自然灾害所在地的自治区、省、州、边区一级有关部门文件证明。

  第五十三条 调查不幸事件和确定造成的损失,由不幸事件发生区间或车站的所在方面进行。如调查结果,发生有关他方责任或相互责任的问题时,应立即通知他方,以后的继续调查由双边委员会办理。
  该委员会由事件发生所在地方面召集。
  委员会的主席,由委员会召集方面担任。委员会有权聘请鉴定人。
  委员会内意见不一致时,问题由双方国境铁路局解决。
  遇有他方代表在三日期限内未到时,即由一方进行调查。此时,调查的结果,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在发生事故地点的救援工作,不得因委员会进行该项事件的调查而停滞。

  第五十四条 任何一方,如不得不支付损失赔偿费,而根据本协定对该项损失的责任全部或一部系由他方承担时,即有权向他方提出返还要求。

         第十七章 关于互相提供劳务的清算

  第五十五条 完成本协定所发生的一切清算都按国际旅客和货物联运清算规则办理,未列入上述规则的清算事宜,按双方国境铁路局共同制定的规定办理。

        第十八章 公务用具、材料和设备的运送

  第五十六条 用运单或寄送单从一方国境站到另一方国境站免费运送的为修理机车车辆用的公务用具、材料、备用零件、继电半自动闭塞设备及其零件,为车辆施封用的钳子和材料以及公务规章和格式用纸不征收关税和其他捐税,允许出境的手续按发送路国内规章办理。

     第十九章 收发公务电报,办理电报和电话通话和函件

  第五十七条 以铁路机关名义的公务电报由负责人签字,按自方现行国内规章拍发。
  通过国境站拍发的公务电报,都按免费办理。

  第五十八条 有权使用电话进行互相通话的工作人员,由各方自行指定。

  第五十九条 双方铁路车站间的函件交换,仅限经由国境站办理。函件由收文方面翻译。
  所有函件,除列车与公务电报以及国境站间公务函件外,均封入信封交邮局发送并付邮费。
  国境局和国境站间电报与电话之公务通话及函件中,双方使用中文和俄文作为工作语言。

  第六十条 他方铁路人员在国境站上为与自方国境站作公务联系,经该站站长同意,有权免费拍发电报。
  驻在他方国境站的交接所长、副所长、交接员有权使用电话与自方国境站作公务通话。

            第二十章 票据的翻译

  第六十一条 车辆交接单,行李、包裹和货物交接单,运送票据和其附件以及其他票据,由接方译为自方工作语文。
  经双方协议,上述票据可由交方翻译。

           第二十一章 票据的签署

  第六十二条 证明双方代表共同行为的货物交接单、车辆交接单、记录、议定书和其他票据,以及该项票据上的改正和附注,都应由双方铁路有关代表签字。
  对于签字,不准拒绝。如对票据内容不同意时,应将不同意的原因注于票据内并予签字。
  附于本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通部国境铁路联合委员会议定书的各种样式的表格以及国境站双方使用的各种表格都用中、俄两种文字印制。
  上述表格,中方用中文填写,哈方用俄文填写。

       第二十二章 国境铁路联合委员会会议的召开

  第六十三条 为了解决本协定有关各项问题,缔约双方每年召开一次双方铁路代表国境铁路联合委员会会议。
  国境铁路联合委员会会议的召开办法和工作程序,由作为该委员会章程的本协定附件第六号规定。

         第二十三章 本协定的施行和有效期

  第六十四条 缔约双方经互相协商后可以修改或补充本协定。
  关于修改或补充本协定的决议,应由国境铁路联合委员会通过,随后由签订本协定的中央机关批准。本协定也可以由双方铁路中央机关直接用书面方式进行修改或补充。
  附件第一至第六号是本协定不可分割的部分。

  第六十五条 本协定长期有效。并自一九九二年九月一日起实行。
  如一方想终止本协定,应在六个月前通知对方。
  本协定于一九九二年八月十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二份,用中文和俄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注:附件(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铁道部代表           交通部代表
      屠由瑞             卡普莱
     (签字)            (签字)

大连市档案管理办法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档案管理办法
大连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了加强档案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辽宁省档案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连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档案是指单位和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视听资料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第四条 市及县(市)、区档案局是同级人民政府负责档案事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应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做好档案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及各单位应根据法定职责,做好本单位本系统的档案工作并在业务上接受上级或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
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对收集和接收的档案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和保管,并采取各种形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并接受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 档案工作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维护档案完整、准确与安全,便于社会利用和保守国家秘密的原则。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的义务,有权抵制和检举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第七条 档案馆分为国家综合档案馆、国家专业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具体设立档案馆的审批权限和档案馆收集档案内容及向社会开放的范围,按照《辽宁省档案条例》执行。
第八条 档案工作人员应忠于职守,遵守纪律,具备专业知识,并取得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发的岗位资格证书。
第九条 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职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由文书部门或者业务部门负责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并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者拒绝归档。
国家规定不得归档的材料,禁止擅自归档。
第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有关单位应当及时向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信息:
(一)行政区划变动;
(二)单位的建立,变更和撤销;
(三)市以上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批准;
(四)市或县(市)、区举(承)办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
第十一条 各单位的建设工程、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改造、重要设备更新等项目验收、鉴定前,应当由该单位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要求对项目档案进行验收。
市或者县(市)、区的重点项目的档案,由市或者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的档案机构参加组织验收;未经档案验收或者档案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项目验收、鉴定。
第十二条 国有单位的档案归国家所有,列入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国有单位发生产权变动时,其档案处置应当接受原专业主管部门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非国有单位的档案归该单位所有,国家和本市另有规定的除外。
个人在非职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和以继承、受赠等合法方式获得的档案归个人所有。
第十三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按照国家规定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
第十四条 单位向有关档案馆移交档案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入市及县(市)、区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十年,分阶段向市及县(市)区综合档案馆移交;
(二)入专门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按专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向专门档案馆移交;
(三)部门档案馆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于形成之日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向部门档案馆或者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移交。部门档案馆中列为永久保管的档案,在本馆保管满三十年的,应向市综合档案馆移交。
因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者延长档案移交期限的,应当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
第十五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和各单位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的接收、征集、保管、统计、鉴定、销毁、安全、保密、解密、利用等管理制度。应配置必要的专门库房和设施,采取先进技术,保证档案的安全,并对重要、珍贵的档案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第十六条 因保管条件恶劣,可能导致档案不安全或者严重损毁的,可以依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列入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经市或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和同意,由有关档案馆提前接收入馆;
(二)未列入档案馆收集范围的档案,但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涉及国家利益和安全的档案,经有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由综合档案馆代为保管、收购或者征购。
第十七条 鼓励集体和个人向综合档案馆自愿捐赠、寄存其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档案。
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禁止赠送、交换、买卖。非国家所有的档案的赠送、交换、买卖,必须经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严禁倒卖牟利,严禁出售或赠给外国人。档案复制件的赠送、交换、买卖,按国家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单位需要携带、运输、邮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应当保密的档案及其复制件出境的,必须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个人需要携带、运输或者邮寄档案及其复制件出境的,应当提前30天向所在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申报,经同意报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社会开放档案并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
各级各类综合档案馆应当建立档案信息网络。市综合档案馆应当建立档案目录中心,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第二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持有合法证明的,均可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
外国组织或者个人利用本市档案的,应当经有关主管部门介绍。
第二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利用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或者其他单位保存的档案,应当经档案馆或与存放档案相关的单位、个人同意。
第二十二条 寄存在档案馆的档案,归寄存者所有。档案馆如需要向社会提供利用,应当征得寄存者的同意。
第二十三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向社会提供重要、珍贵档案的,应当用缩微品或者其他形式的复制件代替原件。
第二十四条 各级各类档案馆开放的档案,可以通过报纸、刊物、图书、电台、电视台等媒介公布,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综合档案馆保管的档案,由该档案馆公布,重要档案的公布应当征得档案形成单位或其主管部门的同意;
(二)单位保管的档案,由保管档案的单位公布。重要档案应当经其主管部门批准后公布;  (三)其他组织和个人的档案,由档案所有者公布。
公布档案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的利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布不属于自己所有的档案。
第二十五条 对有下列贡献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对收集、整理、提供、利用档案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对档案的保护和现代化管理作出显著成绩的;
(三)将重要、珍贵档案捐献给国家的;
(四)对档案学、档案科研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
(五)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规章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擅自建立或撤消档案馆的;
(二)档案保管条件差,危及档案安全的;
(三)不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造成档案损毁的;
(四)发现档案破损、变质、下落不明或泄密等情况,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的;
(五)不按规定归档或者不按期移交档案的;
(六)未按规定验收档案,致使档案残缺不全的;
(七)借阅档案未按规定归还,且屡催不还的;
(八)不按规定向社会开放和提供利用档案的;
(九)拒绝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外,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对单位并处1000元至1万元罚款,对个人并处100元至1000元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二)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
(三)涂改、伪造档案的。
第二十八条 擅自赠送、交换、转让、出卖档案及其复印件的、倒卖档案牟利的,除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外,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对单位并处3000元至3万元罚款,对个人并处200元至2000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依法征
购所出卖或者赠送的档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携运禁止出境的档案或其复制件出境的,由海关予以没收,可以并处罚款,没收的档案或者其复制件,应当移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泄漏应当保密的档案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 实施行政处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行。
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依法赔偿损失时,应当出具责令赔偿损失通知书。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大连市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