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上海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2004年)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06:17:41  浏览:884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2004年)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上海市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1999年6月1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04年8月19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改决定修正

  第一条为了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其成员的具体职数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定。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村民委员会成员之间不得有夫妻关系或者直系亲属关系。
  第三条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四条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举行换届选举的,应当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
  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由市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区、县人民政府成立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市和区、县民政部门负责指导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第五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期间,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具体指导、帮助村民选举委员会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制定本乡、镇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计划,确定选举日程;
  (二)宣传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
  (三)组织培训选举工作人员;
  (四)受理有关选举工作的举报和来信来访;
  (五)承办换届选举工作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七至九人组成,其成员应当有一定的代表性。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如村民小组推选的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人数超过规定名额,其成员由村民代表会议确定。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确定为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的,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依法拟订选举工作方案,提请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二)开展选举的宣传、发动工作;
  (三)确定和培训选举工作人员;
  (四)确定选举日并予以公布;
  (五)组织村民登记,审查村民的选举资格,并公布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名单;
  (六)组织村民提名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并公布候选人名单;
  (七)主持投票选举,公布选举结果,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八)受理有关选举工作的群众来信来访;
  (九)总结选举工作,整理、建立选举工作档案。
  村民选举委员会履行职责,自组成之日起至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为止。
  第七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的年龄以户口登记的出生日期为依据。村民年满十八周岁的计算以本村的选举日为准。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应当在其户口所在地的村进行登记。
  结婚后居住在配偶所在村,但户口未迁入,本人要求在配偶所在村登记的,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可以予以登记,但不得在户口所在地的村重复登记。
  已经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原本村村民,仍在本村居住或者工作,遵守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执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本人要求登记的,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可以予以登记。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因长期外出或者其他特殊原因,经通知后,未在选举日的二十日前参加登记,未办理委托登记手续,且未在选举日的十日前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异议的,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不计入本届应参加选举的村民人数。
  第八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村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二十日以前公布。
  村民对公布的名单有异议的,可以在选举日的十日以前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作出解释或者补正。
  第九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分别多于应选名额。具体差额数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在拟订选举工作方案时规定。
  第十条选举村民委员会,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投票直接提名候选人。
  村民通过投票直接提名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均以得票多的为正式候选人。
  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按照得票多少的顺序张榜公布。
  第十一条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帮助村民了解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可以组织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与村民见面,介绍治村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但是在选举日应当停止对候选人的介绍。
  第十二条村民选举委员会在选举日以前,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确定监票人和发票、计票工作人员;
  (二)公布投票时间,印制选票;
  (三)设立选举会场、投票站;
  (四)核实有选举权的外出村民委托的投票人;
  (五)其他选举事务工作。
  村民委员会成员正式候选人及其配偶或者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和发票、计票工作人员。
  第十三条选举村民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法。可以由有选举权的村民一次投票选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也可以分次投票选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主任、副主任不得由当选的委员推选产生。
  第十四条经登记的有选举权的村民外出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投票的,经村民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在选举日以前书面委托其他有选举权的村民代为投票。每一有选举权的村民可以接受一至二人的委托投票。
  第十五条选举会场和投票站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和公共代写处,文盲或者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
  有选举权的村民对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他人,也可以弃权。
  第十六条投票结束后,投票站的选举工作人员应当立即将投票箱集中到选举会场统一开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当场向村民公布。
  第十七条选举村民委员会,有选举权的村民的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所投的票数,等于或者少于投票人数的有效,多于投票人数的无效。
  每一选票所选的人数,等于或者少于规定应选名额的为有效票,多于规定应选名额的为废票。
  第十八条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的过半数的赞成票,始得当选。
  获得过半数赞成票的候选人的人数超过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第十九条获得过半数赞成票的当选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人数少于应选名额时,当选人数达到三人以上的,不足的名额可以另行选举,也可以暂缺;当选人数未达到三人的,不足的名额,应当另行选举,直至村民委员会成员人数不少于三人。
  另行选举村民委员会时,根据第一次投票时得赞成票多少的顺序,按照差额确定候选人名单,候选人以得赞成票多的当选,但是得赞成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三分之一。
  村民委员会主任暂缺的,由当选的副主任临时主持村民委员会工作;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都暂缺的,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定一名委员临时主持村民委员会工作。
  第二十条选举结果由村民选举委员会报乡、镇人民政府,并由乡、镇人民政府颁发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当选证书。
  第二十一条在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当日,上一届村民委员会应当向新一届村民委员会移交公章,并在五个工作日内将村民委员会的办公设施、财务帐目、资料档案等移交完毕。逾期不交接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督促交接。
  第二十二条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
  第二十三条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应当接受村民监督.
  村民委员会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辞职:
  (一)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被依法处以劳动教养的;
  (三)经村民民主评议连续两次不合格的;
  (四)因工作失误造成重大伤亡或者集体经济重大损失的;
  (五)未经村民委员会同意连续三个月以上不履行职责的.
  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以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
  乡、镇人民政府对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受到处罚,或者连续六个月以上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村民委员会工作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罢免建议。
  罢免要求和罢免建议应当提出罢免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村民委员会应当在接到罢免要求或者罢免建议后三十日内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经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村民委员会逾期不召开村民会议表决罢免要求,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召开村民会议投票表决罢免要求。
  第二十四条村民委员会成员要求辞去职务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提出,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第二十五条村民委员会成员因故出缺,其成员满三人的,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可以不补选;其成员不满三人的,应当在三个月内补选.
  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应当事先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
  补选村民委员会成员,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但补选村民委员会主任以外的成员,可以采取召开有本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的代表参加的村民会议形式进行。补选的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任期,到本届村民委员会届满为止.
  第二十六条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村民有权向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有关机关应当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
  (二)指定、委派、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的;
  (三)对检举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违法行为的村民或者提出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村民进行压制、报复的;
  (四)其他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村民对选举程序或者选举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区、县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诉,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1999年6月15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

海南


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
海南
《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已由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
次会议于1998年9月24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10月1日起
施行。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8年9月25日
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
(1998年9月24日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
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防震减灾工作,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
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
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防震减灾,是指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
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
第四条 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逐步提
高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第五条 防震减灾工作由政府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
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
共同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
省地震主管部门为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
各市、县、自治县地震主管部门为同级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须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根据防震减灾工作的需要安排必要的经费,列入本级政府的财政预算。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震减灾的义务,并有权制止和举报阻
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驻琼部队和民兵应当执行国家赋予的
防震减灾任务。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
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第二章 地震监测预报
第九条 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负责制定
本省地震监测预报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 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震活动趋势,提出确定本省地震
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应当加
强地震监测工作,制定短期与临震预报方案,建立震情跟踪会商制度,提高地
震监测预报能力。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地震活动与地
震前兆的信息检测、传递、分析、处理以及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
级的预测。
第十二条 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提
供省内破坏性地震的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测的报告,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
规定的程序发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关于地震短期预测和临震预测的意见,应当报请当地县级
以上防震减灾主管部门按照前款规定处理,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监测预报需
要和规划要求,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报技术。
全省地震监测台网由省地震监测台网和市、县、自治县地震监测台网组
成,其建设所需资金,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分别由省、市、县、自
治县财政各自承担。
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地震监测台网,由同级人民政府的防震减灾主管
部门负责管理。
第十四条 可能产生诱发地震的大中型水电站、水库以及其他重大工程,
应当根据防震减灾要求设立地震监测台网,由工程建设单位投资并管理,省防
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定其台址勘选、设计和技术验收,并进行业务指
导。
第十五条 地震监测工作实行专业台网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原则。防震减
灾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支持各种形式的群测群防活动,并给予指导。
第十六条 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危害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
地震监测台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
责任。
第十七条 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及
其观测环境造成危害。确实无法避开而又必须建设的,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前
应当征得防震减灾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按照国家规定承担增建抗干扰工程或者
拆建、新建地震监测设施的全部费用。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十八条 地震灾害预防,坚持工程性预防措施和非工程性预防措施相结
合的原则。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配合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做好防震
减灾宣传、教育、科研、培训、演习、地震安全性评价、抗震设防要求管理、
震害预测等工作,提高综合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第二十条 省、市、县、自台县防震减灾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
负责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和监督。省防震减灾行政
主管部门审定省级以下重点项目建设场地的抗震设防要求,参加必须进行地震
安全性评价的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
第二十一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
动参数区划图进行抗震设防。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防震减灾主管部门按照分
级管理的原则,对工程的抗震设计质量进行审查,并监督检查其实施。
第二十二条 按照国家和本省的有关规定,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
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依
法进行严格的抗震设防。
前款规定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未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和
未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主管部门不予立项。
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家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防震减
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许可证,并在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从事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二十三条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
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第二十四条 已经建成的下列建筑物、构筑物,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一)属于重大建设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物、构筑物;
(三)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四)国家和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
第二十五条 对地震可能引起的火灾、水灾、山体滑坡、放射性污染、疫
情等次生灾害源,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
第二十六条 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县级以上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应当
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修改防震减灾规划,应当报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二十七条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与可能,在本级财政预算和物资储备中安排适当的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
第二十八条 国家和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
当加强震害预测工作。

第四章 地震应急
第二十九条 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省的地震应急
预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和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自治县防
震减灾主管部门,应当参照国家和省地震应急预案,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
区域的地震应急预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备
案。
省级各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全省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或者本系统的地
震应急预案,报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大中型企业、生命线工程、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单位以及学校、医院、大型
商场、影剧院、车站等人口集中的单位和场所,应当制订地震应急预案,报所
在地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条 地震应急预案应当切实可行,适时检查修订,必要时进行模拟
演练。
第三十一条 国家鼓励、扶持地震应急、地震救助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
工作。
可能发生地震地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责成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地震
应急、地震救助装备的储备和使用训练工作。
第三十二条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了抢险救灾并维护社会秩序,省
人民政府和地震灾区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可以在地震灾区实行下列紧
急应急措施:
(一)交通管制;
(二)对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统一发放和分配;
(三)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和通信设备等;
(四)需要采取的其他紧急应急措施。
第三十三条 地震应急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领导,防震减灾主管部门协助
同级人民政府指导和监督具体地震应急工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职责
分工,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地震应急工作。
第三十四条 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或者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预报区或
者地震灾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级政府地震应急预案
的规定,设立和启动防震减灾指挥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进行
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
第三十五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震
情、灾情及其发展趋势等信息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省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
应当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组成地震灾害损失评定机构,负责全省地震灾害损失的
评定工作,并将评定结果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地震行政主
管部门。

第五章 震后救灾与重建
第三十六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各方
面力量,抢救人员,并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非地震灾区的各
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震情和灾情,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地震灾区提供救助。
第三十七条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卫生、医药和其他有
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伤员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
第三十八条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政和其他有关部门
和单位,迅速设置避难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妥善安排灾民生
活,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第三十九条 地震灾区的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交通、邮电、建设和其
他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
气、输油等工程,并对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第四十条 地震灾区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
门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第四十一条 防震减灾所需资金和物资,通过国家调拨、自筹、生产自
救、社会捐助、保险理赔和信贷等方式筹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
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四十二条 地震灾区人民政府制定的恢复重建规划必须符合城镇抗震设
防的要求,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四十三条 地震灾区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震遗址、遗迹,可由地震主管
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进行特殊保护,作为科学考察和防震减灾教育基
地。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
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在地震宣传教育、地震监测、地震预防、地震科学研究、地震应
急、救灾与重建等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
(二)震情、灾情测报准确和信息传递及时,减轻灾害损失的;
(三)取得重大防震减灾科技成果的;
(四)在抗震救灾中,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有功的;
(五)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第四十五条 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由
上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情节
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
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对地震监测设施或者地震观测环境造
成危害,又未依法事先征得同意并采取相应措施的;
(二)破坏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
震安全性评价,或者不按照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
抗震设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
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或者
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
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
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
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虚报、瞒报灾情的;
(二)编造地震谣言,蛊惑群众的;
(三)贪污、截留、挪用防震减灾资金或者物资的;
(四)有特定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在防震减灾工作中不执行命令或者玩忽
职守的;
(五)破坏地震监测设施或者观测环境的;
(六)盗窃、哄抢防震减灾资金、物资的;
(七)在地震应急与救灾期间,阻碍灾区地震监测人员、抗震救灾人员执
行公务的。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
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
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条例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8年9月25日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农业部等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意见

国标委农轻联[2004]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厅(局)、商务厅(局)、卫生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既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遏制假冒伪劣行为,保证消费者权益的需要,也是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各部门多年努力,目前食品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但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标准化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标准总体水平偏低;部分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重要标准短缺;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部分标准的实施状况较差,甚至强制性标准也未得到很好的实施。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以下简称《决定》),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明确提出要“尽快清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卫生标准,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决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我国加入WTO新形势和满足当前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认真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尽快清理现行食品标准,理顺标准体系结构,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要注重标准的基础性研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培训,提高企业标准化意识,提升我国食品标准化的整体水平,确保食品安全。
  (二)工作目标。通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力争于 2005年3月底前,完成食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全面清理,基本解决现行食品标准的交叉、重复和矛盾,并完成已备案食品企业产品标准的清理。
  到 2005年底前,完成《全国食品标准 2004-2005年发展计划》所确定的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食品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由目前的23%提高到55%。
到 2007年底前,参与 6—8项国际标准、指南等技术文件的制定工作,力争承担有关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
  通过3年的努力,建立健全重点突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定位准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符合《标准化法》的要求;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管理标准配套,与国际食品标准体系基本接轨,能适应食品行业发展,保障消费者安全健康,满足进出口贸易需要,科学、合理的食品标准体系。
  加强标准的宣贯、实施和监督,使食品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强化食品流通领域标准化工作,使绝大部分食品流通企业实现标准化管理。
  二、近期工作重点
  (一)全面清理现行食品标准,解决标准之间的交叉、重复和矛盾问题。组织开展对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清理,通过清理,解决标准之间交叉、重复、矛盾以及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定位不合理的问题,使食品标准体系结构合理,各类标准协调配套,标准水平普遍提高;对已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进行清理,凡与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要求相矛盾,或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企业产品标准一律取消备案,针对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低于相应推荐性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问题,研究强化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的具体措施,以提高企业产品标准水平。
  (二)突出重点,调整标准体系结构。以食品安全标准为重点,在吸收国家“十五”标准专项研究成果和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调整食品标准体系结构。今后,食品卫生标准的技术要求主要涉及农兽药残留限量、有害重金属限量、有害微生物和真菌毒素限量以及食品添加剂使用限量等方面要求;食品卫生标准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等国际标准,原则上分类制定为国家强制性标准,以进一步提高通用性,便于其他标准引用;具体产品标准原则上不再单独制定卫生指标,所涉及的卫生要求引用相应的强制性国家卫生标准。
  (三)加快食品标准的制修订,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满足市场需求。发布《全国食品标准2004—2005年发展计划》,并按照各部门职责对《计划》进行分解和落实。启动一批重要标准的修订,今明两年重点安排食品卫生、食品生产安全控制、重要产品等约400项标准的修订工作;安排约 200项急需标准的制定计划,重点补充完善农药、兽药、生物激素、有害重金属元素、有害微生物限量和检验方法标准。
(四)加强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和危险性评估等科学方法研究,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前期研究,特别是开展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转基因产品安全评价以及检验方法等方面的标准研究,提高标准的科学性;根据国际国内食品市场发展的需要,加强食品标识、物流标准的前期研究,为规范食品流通领域正常秩序和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创造条件;研究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库,为标准的制修订提供依据;大力开展危险性评估等科学方法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应用的研究,以提高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积极开展利用标准手段保护国内食品市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跨越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提高我国食品行业竞争力。
  (五)加强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研究和转化,提高标准的整体水平。加强对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0/TC34)、国际制酪业联合会(IDF)、国际葡萄酒局(OIV)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标准、指南等技术文件的搜集、分析和研究,对适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国际标准,要尽快转化为我国的标准;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力度,增强我国对国际标准制定的影响力;积极引导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鼓励企业大力推行和使用采标标志,提高我国食品标准的整体水平。
(六)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强化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加强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工作,大力普及食品安全标准知识,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标准宣贯和标准化知识培训,使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了解、熟悉标准,提高企业负责人标准化意识和质量意识;食品标准信息应及时向社会公开,便于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查询,以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标准水平;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标准水平;推动食品行业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引导企业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加强食品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促使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企业执行标准的自觉性。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成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标准委牵头会同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成立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负责协调体系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督促和检查体系建设的进展情况。
  (二)强化各部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责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国家标准委负责对“清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卫生标准,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国务院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负责行业标准的清理。制修订和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国家标准的清理和制修订工作;各地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地方标准的清理、制修订和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管理工作,推动食品标准的实施,并对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各部门开展上述工作,要在人员和资金等方面尽力提供保障,共同做好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和体系建设工作。
  (三)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提高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程度,吸收有条件的社团、企业和专家参加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对于市场急需的重要标准要充分听取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引导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食品标准的计划立项、起草、审查等全过程要公开透明、协调一致;建立标准的反馈机制,对标准制修订和实施全过程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处理。
  (四)调整和组建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发展的要求,在充分研究相关国际食品标准化组织构架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合理、分工明确的原则,建立健全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广泛吸收企业和社会各界专家参加。
  (五)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人员素质。在全国范围内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食品生产企业标准化技术人员开展标准化法律法规、标准化基本理论知识以及重要标准的宣传与培训工作。培训分层次进行,国家标准委主要负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省级标准化机构的培训,各省组织所辖地区标准化行政管理人员和食品企业负责人、标准化技术人员的培训,争取经过3至5年的努力,培养出一批既有标准化知识又具备专业知识的业务骨干。
  (六)加大对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任务繁重、工作量大,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应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支持,重点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和基础性研究,同时多方开辟渠道,保障资金投入。
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的重大意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齐心协力,尽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为确保我国食品安全和提高我国食品行业质量和竞争力打好技术基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农业部
                          商务部
                          卫生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